為積極響應國家“碳達峰”、“碳中和”號召,2024年8月,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《上海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行動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。
在此背景下,上工機械DMP工法攪拌樁設備被投放至上海市黃浦區021-02地塊項目樁基及圍護工程項目中,設備憑借優異的智能數字化施工技術、對周邊環境擾動小、成樁質量高、低碳環保施工等優勢,成為當地綠色工程建設的先鋒。
上海市黃浦區021-02地塊項目樁基及圍護工程位于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,黃浦區“十四五”規劃重點項目之一,其建筑工程性質規劃為居住建筑、商業服務業建筑。現場施工地緊臨于老建筑不足3米處,對基礎施工可能產生變形、振動等較為敏感,施工難度較大。
該工程DMP工法攪拌樁主要用于場地內部樁基及維護工程,項目所需攪拌樁總方量約7500方、樁量168根、樁徑850mm、深度12~43m、水泥摻量15%。
復雜的地形空間,對樁身質量要求極高。不僅如此,由于場地外部周邊有眾多新舊建筑物,施工中要求噪音小,降低擾民。并要求采取措施減少施工擾動及地面隆起、水泥漿流失等問題。
面對這一項艱難的挑戰,上工機械DMP工法攪拌樁設備在入場前,就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。基于對項目微擾動攪拌樁施工需求的深刻洞察,DMP工法攪拌樁設備實戰以安全高效、低故障、穩定精準,快速適應施工環境。由于地下30m進入砂層后速度放緩,仍以12小時完成5根43m樁的優異施工表現保證了項目的施工進度。
項目承建方,對上工機械DMP工法攪拌樁設備的性能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測試,現場施工負責人表示稱贊道:“ 設備擁有優秀智能數字化施工技術、可自動化成樁施工,對周邊環境擾動小,成樁質量高,完美貼合施工需求,這里要給上工的產品點一個大大的贊。”
上工機械會同上海淵豐、同濟大學聯合研發的DMP工法攪拌樁設備采用數字化施工控制系統,并控制攪拌葉片旋轉,以及四根鉆桿同時噴射漿液、氣體實現自動化成樁施工。設備通過地內壓力自動控制,以及異形鉆桿旋轉時外側形成的排壓力通道實現微擾動施工,解決了傳統攪拌樁施工過程中樁身強度不均勻、信息化水平低、施工質量難以管控、置換土體較多、施工擾大、成樁效率低等問題。
DMP工法攪拌樁設備采用智能的數字化施工控制系統,使得施工過程質量可控,大幅度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,數字化施工控制系統采集并顯示的內容包括噴漿壓力、漿液流量、噴氣壓力、地內壓力、成樁深度、成樁速度、成樁垂直度等參數;可生成包含樁長、施工時間、地內壓力、水泥用量、成樁垂直度等參數的施工記錄表;同時可將施工參數上傳至集控中心,實現對施工過程的實時監控。
隨著“雙碳”政策持續推進,未來綠色環保理念會更加深入人心,以上工機械DMP工法攪拌樁設備為代表的地下基礎施工利器,必將引領新一輪綠色低碳施工趨勢,彰顯上工機械對于低碳建設的責任與擔當。